广元煌褂旅行社

當前位置:
首頁 >> 學歷類 >> 高考 >> 試題題庫 >> 正文

2016年高考生物:基礎知識同步練習(6)

發(fā)表時間:2016/4/13 15:59:22 來源:互聯(lián)網 點擊關注微信:關注中大網校微信

2016年高考生物:基礎知識同步練習(6)

實驗《探究水族箱中群落的演替》

思維激活

該生態(tài)缸是否含分解者?能否構成一個完整的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?倘若將該瓶置于黑暗處會怎樣?

提示 該生態(tài)缸所加入的沙土中應含有分解者,具備了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的四類成分——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、生產者、消費者及分解者,故可構成一個完整的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;倘若將生態(tài)缸置于暗處,則會因喪失能量持續(xù)供應而使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崩潰,其內生物將很快死亡。

[典例透析]

【典例】

(·天津模擬改編)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的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、生產者、消費者和分解者四部分,其中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、生產者和分解者對一個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穩(wěn)定性的維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,為了驗證其重要性和不可缺少性,設計如下實驗進行驗證。實驗過程如圖所示。

在同樣形狀同樣體積的錐形瓶中加等量的水(1、2號加清水,3、4號加少許河泥)、同樣的金魚、等量的金魚藻(2~4號),用橡膠塞塞緊。1~3號放在陽光下,4號放入黑暗的紙箱中。(均放于室溫20 ℃條件下)

(1)1號瓶中的金魚與4號瓶中的金魚相比________生活時間長。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。

(2)上述1~4號瓶中________瓶中金魚生存時間最長。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。

(3)1、2、3號錐形瓶比較,相同的非生物因素有________,3、4號錐形瓶相比較,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的成分中不同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。

(4)4號錐形瓶中的魚存活時間最短,說明________是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根本的能量來源;3號錐形瓶的魚最后也死亡,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。

(5)2號與3號對照,能否說明分解者是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的必備成分?若不能,如何設置實驗才能證明?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。

(6)本實驗所得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。

解析 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是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存在的基礎,生產者是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中唯一把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轉變成生物群落的成分,是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的主要成分;分解者是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必不可少的成分,沒有它,動植物的尸體就會堆積如山,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就會崩潰。

(責任編輯:中大編輯)

2頁,當前第1頁  第一頁  前一頁  下一頁
最近更新 考試動態(tài) 更多>
祥云县| 来宾市| 晋州市| 寻乌县| 平顺县| 长顺县| 德格县| 精河县| 大同县| 伽师县| 伊金霍洛旗| 德江县| 临西县| 台前县| 海南省| 崇义县| 伊宁县| 肃南| 石首市| 穆棱市| 太原市| 平武县| 达日县| 赤壁市| 冷水江市| 东平县| 休宁县| 安仁县| 阳高县| 大理市| 肥乡县| 东辽县| 锦州市| 新乡市| 城市| 武夷山市| 上饶市| 石景山区| 南乐县| 项城市| 盐边县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