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眾號:mywangxiao
及時發(fā)布考試資訊
分享考試技巧、復習經(jīng)驗
新浪微博 @wangxiaocn關(guān)注微博
聯(lián)系方式 400-18-8000
編輯推薦:2012年云南公務(wù)員面試真題匯總
中大網(wǎng)校全新推出考試應用平臺>>
在線模場|章節(jié)練習|資訊訂閱|免費課程|你問我答|每日一練
如果有什么不懂,歡迎進入公務(wù)員考試討論小組,這里有專門老師為大家答疑
日本家長不操心小孩上下學問題
對于“中國式接孩子”,采訪中,不少家長表示,這確實是中國特色,但不必“言必稱國外”,美歐校車接送的那一套在中國行不通。不過,也有家長隨即指出,不說美歐,我們可以參照從城市形態(tài)、交通狀況以及人口眾多等方面與我國都較為類似的日本,在日本的小學門口,很少見到有家長來接送小孩的,都是小朋友自己上下學。
這位彭姓家長介紹,她有個親戚在日本,去年她曾去探親,看見親戚家的小妹妹在上小學,因為沒什么可幫忙,她自告奮勇表示可以接送小妹妹上下學,沒想到親戚一口回絕:“完全不用,在這邊,小朋友都是自己走路上學?!?BR> 見慣了“中國式接孩子”,彭有些不信,日本的家長就不擔心孩子放學回家路上的安全問題嗎?她于是跑到親戚家小孩所上的小學門口一看,結(jié)果到了放學時間,真沒發(fā)現(xiàn)一個家長來接小孩,小朋友都是列好隊自己走回家。
據(jù)媒體報道:在日本,孩子們按區(qū)域就近上學。大多數(shù)日本小學生每天清晨6點半左右就要起床,出門后和住在附近的同學們會合,然后一起走路上學。
對于有家長擔心孩子上學路上的安全問題,在日本,學校專門設(shè)有“學童擁護員”,他們的任務(wù)是在每天上下學時間,站在校外車流量大、交通比較復雜的路口引導學生們安全通過。
除了“學童擁護員”外,保護孩子們交通安全的還有個民間組織“PTA”(家長教師聯(lián)合會)。這個組織是自發(fā)的,純屬盡義務(wù),不領(lǐng)報酬,其成員定期輪流擔任安全員,在孩子上學放學的時間去交通要道護送孩子。
一位定居日本的中國人唐辛子便曾參加“PTA”,她專門著文記下了自己的感受:“今天早上輪到我去站崗,冬天清晨的街頭異常寒冷,但站在值班的路口,看到戴著黃色安全帽的孩子們一隊一隊地由遠至近,嘰嘰喳喳地走過來,心里卻感受到一種祥和與溫暖。那些在驕陽下風雨中,將自己的身體攔在道路的中間,揮舞小旗指揮孩子們過馬路的媽媽們的背影,是我所見過的最美麗的背影?!?BR> 值得反思
應用時間來糾正的“中國式習慣”
對于“中國式接孩子”,一項有意思的數(shù)據(jù)值得相關(guān)部門深入研究。記者昨日在南京多所小學、幼兒園觀察發(fā)現(xiàn),幼兒園的接送率可以說是100%,而小學尤其是低年級的學生,接送率目測至少在九成以上。一個城市有幾十萬乃至百萬的小學生以及幼兒園小朋友,那么,每天要往返學校兩次人流將是數(shù)百萬計,這對城市的交通壓力可想而知。
既然日本的經(jīng)驗證明,小學生可以自己上下學,而為什么我們的家長還是堅持接送呢?在南京清涼門一所幼兒園門口,一位正在上幼兒園大二班的儲彥(音)小朋友告訴了記者答案。他每天都是爺爺接送的,小男孩童聲童氣地說,他自己一個人可以從幼兒園走回家,但媽媽告訴他,路上有“小偷”,會偷小朋友,把你嘴巴一捂就偷跑了。小男孩一本正經(jīng)地說著還做出捂嘴巴的動作。
事實上,記者采訪多位家長,家長均表示,之所以要接送孩子,小孩放學路上的安全是他們最擔心的,在聽聞一些小孩被別人拐走的消息后,這使得家長們對孩子上學放學更是不愿意“放手”。
歸結(jié)起來看,除了孩子上學、放學路上的安全問題外,家長堅持接送還有多項原因,諸如城市交通復雜,不按規(guī)矩行駛的車輛很多;路邊有些“不良”小店,擔心小孩學壞以及孩子還沒長大,還不能獨立回家等等。
于是,盡管國外讓孩子自己上下學看起來很美好,但在現(xiàn)實中,中國的家長還是愿意堅持“中國式接送”,而這種接送又往往和“中國式過馬路”摻雜在一起,于是各所小學的門口,每到上學放學時間,嘈雜、擁堵的景象顯得更中國。
上述彭姓家長告訴記者,在當前的大背景下,她不可能真的讓自家的小孩獨立上下學,“大環(huán)境不允許”,但她真心希望“中國式接送”能夠有所改變,應該設(shè)一個時間表,廢除這種“中國式的生活習慣”,想一想,家長不用操心、孩子自個兒安全的上下學那該多好啊。
編輯推薦:2012年云南公務(wù)員面試真題匯總
中大網(wǎng)校全新推出考試應用平臺>>
在線模場|章節(jié)練習|資訊訂閱|免費課程|你問我答|每日一練
如果有什么不懂,歡迎進入公務(wù)員考試討論小組,這里有專門老師為大家答疑
(責任編輯:中大編輯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