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元煌褂旅行社

當前位置:

2013年中藥學中醫(yī)基礎輔導:肺與脾的關系

發(fā)表時間:2014/3/5 16:23:12 來源:中大網(wǎng)校 點擊關注微信:關注中大網(wǎng)校微信
關注公眾號
2013年中藥學中醫(yī)基礎輔導:肺與脾的關系

  脾主運化,為氣血生化之源;肺司呼吸,主一身之氣。脾主運化,為胃行其津液;肺主行水,通調水道所以,脾和肺的關系,主要表現(xiàn)在氣和水之間的關系。

  脾和肺的關系主要表現(xiàn)于氣的生成和津液的輸布兩個方面。

  1.氣的生成方面:肺主氣,脾益氣,肺司呼吸而攝納清氣,脾主運化而化生水谷精氣,±輸于肺,兩者結合化為宗氣(后天之氣)。宗氣是全身之氣的主要物質基礎。脾主運化,為氣血生化之源,但脾所化生的水谷之氣,必賴肺氣的宣降才能敷布全身。肺在生理活動中所需要的津氣,又要靠脾運化的水谷精微來充養(yǎng),故脾能助肺益氣。因此,肺氣的盛衰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脾氣的強弱,故有“肺為主氣之樞,脾為生氣之源”之說。總之,肺司呼吸和脾主運化功能是否健旺與氣之盛衰有密切關系。

  2.水液代謝方面:肺主行水而通調水道,脾主運化水濕,為調節(jié)水液代謝的重要臟器。

  人體的津液由脾上輸于肺,通過肺的宣發(fā)和肅降而布散至周身及下輸膀胱。脾之運化水濕賴肺氣宣降的協(xié)助,而肺之宣降靠脾之運化以資助。脾肺兩臟互相配合,共同參與水液代謝過程。如果脾失健運,水濕不化,聚濕生痰而為飲、為腫,影響及肺則肺失宣降而喘咳。其病在肺,而其本在脾。故有“脾為生痰之源,肺為貯痰之器’’之說。反之,肺病日久,又可影響于脾,導致脾運化水濕功能失調。

  肺脾二臟在病理上的相互影響,主要在于氣的生成不足和水液代謝失常兩個方面,常表現(xiàn)為脾肺兩虛、痰濕阻肺之候等。

(責任編輯:liushengbao)

2頁,當前第1頁  第一頁  前一頁  下一頁
最近更新 考試動態(tài) 更多>
和林格尔县| 安陆市| 方城县| 马边| 苍溪县| 大埔区| 巴南区| 南开区| 卫辉市| 疏勒县| 武冈市| 武乡县| 天门市| 清远市| 勐海县| 大同市| 密山市| 南靖县| 芦溪县| 宝丰县| 萝北县| 安泽县| 永昌县| 广东省| 忻州市| 深州市| 屏东市| 洛南县| 浦城县| 乌兰县| 汶上县| 沽源县| 石城县| 拜城县| 政和县| 扶沟县| 宕昌县| 来安县| 开平市| 永州市| 会同县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