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藥的配伍
單味藥配伍
(一)七情配伍
(1)單行:即應用單味藥就能發(fā)揮預期治療效果,不需其他藥輔助。如人參治脫證,黃連治痢疾。
(2)相須:即性能相類似的藥物合用,可增強原有療效。如石膏配知母可增強清熱瀉火效果。
(3)相使:即性能功效有某種共性的兩藥同用,一藥為主,一藥為輔,輔藥能增強主藥的療效。如黃芪與茯
苓,增強黃芪利水的作用。
(4)相畏:即一種藥物的毒烈之性,能被另一種藥物減輕或消除。如生半夏的毒性能被生姜減輕或消除。
(5)相殺:即一種藥物能減輕或消除另一種藥物的毒烈之性。如生姜能減輕或消除生半夏的毒性。
(6)相惡:即兩藥合用,一種藥物能使另一種藥物原有功效降低,甚至喪失。如人參惡萊菔子,因萊菔子能
削弱人參的補氣作用。
(7)相反:即兩種藥物合用,能產生或增強毒害反應。如十八反中的烏頭反半夏等。
單行既不增效或減毒,也不增毒或減效,相須、相使表示增效;相畏、相殺表示減毒,相惡表示減效,相反
表示增毒,原則上應絕對禁止。
中成藥配伍(新增內容)注意實例
(二)內容(注意病例)
1. 功似配伍:功效相似的中成藥同用以增強藥效。病證單一,癥狀較重多用功似配伍。
(1)同為內服的如治中風后遺癥,益氣活血的補陽還五顆粒+活血通脈的愈風寧心片或銀杏葉片等.又如治高血
壓,天麻鉤藤顆粒+腦立清丸或平肝清肝息風的羚羊角膠囊等,
(2).同為外用的如治混合痔,復方荊芥熏洗劑,或痔瘡外洗藥熏洗;然后用馬應龍麝香痔瘡栓塞入或馬應龍麝
香痔瘡膏外涂。
(3).內服與外用并施的如治不孕,內服艾附暖宮丸;外貼十香暖臍膏或婦科萬應膏。治瘰疬痰核,內服能清熱
解毒、散結消腫的西黃丸和夏枯草膏;外貼化核膏。治痔瘡腫痛,內服槐角丸;局部外敷九華軟膏。治筋骨折傷,
內服跌打丸;外敷七厘散或正骨水。治咽喉腫痛,內服六神丸或喉癥丸;外用冰硼散
2. 功異配伍:功效相異的中成藥同用。多種病證,病情復雜多用功異配伍。
(1)同為內服:如某男,年過不惑,既溏瀉、脫肛,又陽瘺、肢冷,證屬中氣下陷兼腎陽虛,可將 補中益氣丸與
金匱腎氣丸同用,以收補氣升陽與溫助腎陽之效。又如某女,年過天命,既面色萎黃、乏力多汗,又帶下黃臭,
證屬氣血雙虧兼濕熱下注,可將八珍益母顆粒與白帶丸同用,以收補氣養(yǎng)血、清熱燥濕止帶之效。再如某男,四
十有五,平素便秘,近日又因交通事故致左腿骨折、瘀腫疼痛,且口干、口渴、尿黃、大便兩日未行,.脈弦滑
有力,舌紅苔黃,證屬跌打傷損、瘀腫骨折,兼腸熱便秘,可選用 跌打丸與三黃片或麻仁潤腸丸同用,以收活血
散瘀止痛、清熱通便之效。
(2)同為外用:如某女,年過不惑,既患外痔腫痛瘙癢,又患凍瘡,可囑患者每日用能祛毒止癢、消腫止痛的 痔
瘡外洗藥熏洗肛門30分鐘,再取能消腫止瘁的治凍靈軟膏,按其使用說明涂抹凍瘡。又如某女,年過而立,腳氣
紅腫疼痛數(shù)日,當日又不慎被開水燙傷手背,可囑患者每曰外用能清熱解毒、消腫止痛的 獾油,按其使用說明涂
抹手背的燙傷處;再取能殺蟲止癢的復方土槿皮酊,按其使用說明涂搽腳氣。
(3)內服與外用并施:如治腳氣腫痛,證屬濕熱下注者,可囑患者內服能清熱燥濕的 二妙丸或三妙丸,或能清熱
利濕的四妙丸;選配外用藥時,患處未潰爛者可外涂能殺蟲止癢的 復方土槿皮酊,已潰爛者可外涂能祛風燥濕、
殺蟲止癢的腳氣散。治婦女帶下黃臭,證屬濕熱下注者,可囑患者內服能清濕熱、止帶下的 白帶丸:外用能清熱
解毒、燥濕收斂的治糜靈栓或治糜靈泡騰片,或能清熱解毒、燥濕殺蟲、去腐生肌、化瘀止痛的 婦寧栓,等等。
編輯推薦:
(責任編輯:)